1.3系統說明
按技術規格及其DCS系統規模的要求,系統共配置1臺操作站(或者一主站和一從站)、,以及其它配套設備。
操作站只要一個操作員,即可完成全功能操作,此外,通過身份密碼和權限的設定,操作站可極方便地從操作員的環境和工程師站環境之間切換。
現場I/O控制站,配置有一對高性能、大容量的冗余主控單元,在通過冗余100M工業以太網與操作站間構成一個可靠的實時控制網絡的同時,由于每個主控單元都帶后備大容量鋰電池,加上每個現場I/O站內的各卡件都是獨立的1:1冗余供電,所以系統的可靠性特別高(系統危險性降到最低)。
現場I/O站的機柜,由于是采用防腐、防塵、防雨、微正壓設計,加上本系統的控制系統采用Profibus DP總線方式結構,所以可以將I/O站分別放在相對I/O點比較集中的現場(可以根據需要帶遠程擴展柜),這樣對買方來說,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
(可以節省大量信號電纜和減少工程量),還可以提高系統信號的抗干擾能力,當然I/O站也可根據需要放在集控室。
1.4 配置說明
1、賣方負責繼電器柜內部接線、過程站內部接線及網絡的搭建。要求布線規范。
2、要求配電柜冗余供電給各設備。過程站電源要求冗余。
3、配電柜應具有兩路電源輸入功能。
4、以上配置參數要求符合現場運行,保證系統正常運行,買方未考慮周全的,賣方應有義務告之買方并在買方同意下無條件更換。系統運行必須的賣方應無條件提供。
1.5 系統功能
本系統具有數據采集、控制運算、控制輸出(包括順序和間歇控制等)、設備和狀態監視、報警監視、遠程通信、實時數據處理和顯示、歷史數據管理、日志記錄、事故順序識別、事故追憶、圖形顯示、控制調節、報表打印、高級計算、先進控制,以及所有這些信息的組態、調試、打印、診斷、系統下裝、在線、離線和增量下裝等功能。操作員站實現整個生產線的狀態監視、數據采集及控制等功能,通過設置密碼限制不同級別人員操作。操作站之間完全對等,互為備用,即可完成全功能操作。
操作站集操作員站相互通過權限密碼來切換。
操作員可通過鍵盤及光電鼠標完成畫面切換、報警顯示、彈出各種顯示窗口等操作。
控制站(主控單元、供電電源、網絡都按1:1冗余)是與生產線現場直接聯接的I/O處理系統,具有參數的信號采集、回路調節,邏輯聯鎖、順序控制及本地操作功能。
系統軟件要求
1.5.1操作站
操作站軟件
·數據庫管理 ·系統狀態顯示管理
·工藝流程畫面顯示 ·參數設定曲線
·鍵盤管理 ·報表管理及打印
·控制管理和調節 ·趨勢顯示管理
·報警管理和列表打印 ·向上層網單向發送數據
主要完成如下功能:
·報警顯示 ·總貌顯示
·控制分組顯示 ·流程畫面顯示
·趨勢顯示 ·系統狀態顯示
·控制調節、參數整定
·各種報表打印
.在線修改組態
.有選擇地向上發送數據
同時提供全漢化組態軟件。
包括如下內容:
·實時數據庫(I/O及系統配置)生成
·歷史數據庫(趨勢曲線)生成
·工況圖(總貌、流程等)生成
·漢字報表生成
·控制回路生成
·控制曲線設定生成
主要完成設備、數據庫、圖形、控制算法、報表和系統參數的離線組態及管理、離線仿真、系統初始下裝、系統控制參數自檢,報警故障查詢,全生產線操作參數匯總,狀態信息顯示,班、日報表處理,事件隨機打印,控制趨勢分析,優化控制方案等功能。
1.5.2現場站
現場控制站軟件:
·現場信號的采集和轉換功能
·回路控制運算功能
·邏輯順序控制運算功能
l 各種系統及I/O插卡的故障診斷、切換功能
l
2.系統技術指標:
2.1精確度:模擬量輸入誤差:不大于0.1%
模擬量輸出誤差:不大于0.2%
2.1.1可靠性措施:
l 電源冗余
l 系統網絡冗余
l 主控通訊單元冗余
l 帶電更換模件
l 故障自診斷
l 控制回路冗余設置
2.2電源性能:
交流供電系統220Vac±10%,50HZ±1HZ
2.3環境要求:
◆系統的控制站能適應以下室外條件:
最低溫度:一20℃ 最高溫度:65℃ 大氣壓:1000KPa
最小濕度:8% 最大濕度:95%
海拔高度低于4000米
◆系統的控制站能適應以下室內條件:
室內能適應的環境:
最低溫度:10℃ 最高溫度:45℃
最小濕度:20% 最大濕度:95%
2.4 MACS系統接地要求:
◆接地要求:
在一般情況下,MACS系統需要兩種接地:保護地和屏蔽地。
保護地:MACS系統所有的操作員機柜、現場控制站機柜、端子柜等均應接保護地。保護地應接至廠區電氣專業接地網,接地電阻小于1Ω。
屏蔽地:MACS系統中信號電纜的屏蔽層應做屏蔽接地。接地方法有兩種:
l 當廠區電氣專業接地網接地電阻小于1Ω時,則可接廠區電氣專業接地網。
l 當廠區電氣專業接地網接地電阻較大時,應獨立設置接地系統,接地電阻小于4Ω。